微信掃一掃
最近,一個詞在網(wǎng)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,它就是“絕望的文盲”,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?
而這個詞吧,原本是網(wǎng)友們用來吐槽今年的春節(jié)檔電影《滿江紅》劇組及其官博的。
《滿江紅》的官微在今年年初時發(fā)文回應電影爭議,文案中用到了“莫須有”一詞。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(xiàn)了,“莫須有”的意思是“也許有吧”,咱們結合官博的上下文不難看出他的本意應該是想說“沒有”,沒想到用詞不當鬧了個大笑話。
更致命的是,“莫須有”的釋義是:朝奸臣秦檜誣陷岳飛謀反,韓世忠不平,去質(zhì)問他有沒有證據(jù),秦檜回答說“莫須有”,意思是“也許有吧”。后來用來表示憑空捏造:~的罪名。
而電影《滿江紅》的內(nèi)容剛好也是講的這些內(nèi)容,官博帶頭開啟“文盲模式”,也不怪網(wǎng)友們說他們是“絕望的文盲”了。
而這可不是《滿江紅》官微鬧的第一個笑話了,之前的文案還把“靖康恥”斷句成靖【康恥】。 電影的海報中也被細心的網(wǎng)友們發(fā)現(xiàn)出現(xiàn)了錯別字和繁簡混用的現(xiàn)象。 不僅把首句中的“髪”打成了“發(fā)”,像是“沖”“憑”“欄”“懷”等十多處文字也出現(xiàn)了繁簡體混用的情況。 實在是太尷尬了!雖然目前微博上留下的版本海報中“發(fā)”已修改為“髪”,但編輯記錄是能看到的啊??!而且只改動了“髪”這一個字,其余的字仍存在繁簡混用的情況。 隨后,央視網(wǎng)又發(fā)布了名為《絕望的“文盲”,能演好戲嗎》的文章,文中舉例了王一博、趙露思、劉浩存等人的采訪,引發(fā)熱議。 不過,央視網(wǎng)在發(fā)布的文章中用“絕望的文盲”評價現(xiàn)在的演員,倒是引發(fā)了一眾網(wǎng)友的不滿,覺得本來這個詞是網(wǎng)友們嘲諷滿江紅官微的詞,卻被用來扣給其他演員。 但如果拋開起源不提,只討論“絕望的文盲”這個詞的話,娛樂圈藝人們的文化水平這幾年的確是觀眾們所關心的重點。 央視網(wǎng)在文中寫道:“表演感悟,反映出的不僅僅是演員的文化功底,更是他們的用心程度?!?/p> 先來舉幾個非常直觀的例子。在《滿江紅》宣傳的采訪中,主演之一的易烊千璽的回答讓大家覺得他并不清楚《滿江紅》的內(nèi)核。 王一博在宣傳電影《無名》的時候被觀眾提問:“如果你在另外的時空里和葉先生相遇,你會跟他說什么?!?/p> 他的回答是:“首先我覺得這種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,我也不會想說什么,我們也不會見面。” 這波回避式的回答直接被網(wǎng)友們嘲是因為沒啥文化,無法了解角色。 “謀女郎”劉浩存之前在采訪中也是無法說出演員的定義。支支吾吾的樣子還被網(wǎng)友做成了表情包流傳。 新生代演員趙露思同樣也在采訪中露了怯,翻看她宣傳《胡同》時與記者的對話,拍年代劇卻不知道建國建黨的時間,談到對“演員”的理解是回答說就是演自己。 這些藝人的種種表現(xiàn),不但讓支持他們的粉絲濾鏡碎了一地,還收獲了網(wǎng)友們的嘲諷。不少網(wǎng)友打趣道:以后記者們提前給到問題讓他們背好答案再回答吧! 在央視發(fā)文后,不少演員導演開始探討有關文盲的話題。演員張萌也發(fā)視頻探討“演員需不需要有文化”這個問題。 結果沒想到的是,這條視頻的評論區(qū)卻成了粉絲們互相內(nèi)涵對方正主沒文化靠資本的現(xiàn)場,誰都不想被冠上“絕望的文盲”頭銜。 而反觀現(xiàn)在的一些藝人,時不時的會出現(xiàn)一些錯別字,甚至是很簡單的字也會寫錯,讓人唏噓。 易烊千璽就曾把鴻運當頭的“鴻”錯寫成了紅色的“紅”。 把張著嘴的“張”寫成了“長”。 楊超越也多次寫錯過福字。 而更諷刺的是,現(xiàn)在有許多藝人喜歡營造自己的學霸人設,高考400多分都可以發(fā)通稿說自己是學霸,藝考狀元。 結果很多人拿起筆卻寫著一手錯別字。 其實,大眾所無法接受,或者說是有些“看不起”情緒的“文盲”,可并不是單純指不識字的人呀! 就像央視網(wǎng)在文中提到的:“文盲不可怕,活在資本和粉絲的幻夢里,對人性和生活沒有感悟,甘愿當人偶之人,才真真沒有希望?!?/p> “當你用過家家式的演技敷衍,就別怪有人嘲笑你油膩;當你連戲劇的邏輯都懶得思考,甘心當導演的提線木偶,就別怪人們把你當笑話?!?/p> 像大家所熟悉的老藝術家趙麗蓉老師,其實也是大字不識幾個,但趙麗蓉老師對于角色的理解和故事的把握是很準確的。不識字并不會影響她呈現(xiàn)出優(yōu)秀的、有內(nèi)核的作品出來,表演依舊深入人心。 咱們就是說,有多少人小時候是聽著這句“宮廷玉液酒?”“一百八一杯!”長大的。 知名演員王寶強文化水平也不高,但他詮釋出的那些經(jīng)典角色,又有多少人會在意他是個沒上過幾年學的文盲呢? 王寶強曾經(jīng)透露說自己因為讀書不多所以劇本上有些字不認識,但他會每天攜帶字典方便隨時隨地查找。 所以說,大家抨擊學歷低的演員并不是“文盲”,而是一部分言之無物,沒有內(nèi)涵的演員才是大家所抨擊的那些文盲。 事實上,前幾年隨著選秀節(jié)目興起,我們一直在討論“愛豆們需不需要學歷”的話題,而今年談論的“演員們需不需要有文化”根本上都是一個意思。 一方面,就如同教師育人,警察執(zhí)法一樣,作為演員最重要任務就是就是詮釋好角色。“文盲演員們”過分暴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,又能如何讓觀眾們信服呢?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硬道理?。?/p> 再現(xiàn)實一點來說,演員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,對于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以及創(chuàng)作都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拿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《狂飆》舉例,《狂飆》的演員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,他們拿到劇本后首先會對自己這個角色進行參透,之后會在人物人設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發(fā)揮。 例如飾演大嫂的高葉,她說原先在劇本上她與倪大紅飾演的“泰叔”是沒有“老爹”這個稱呼關系的,是她自己在讀完劇本后覺得“老爹”這個稱呼會讓很多劇情更加合情合理。 高葉為了可以演好大嫂陳書婷這個角色也是做了很多前期準備,她說:“案頭工作不光是背好臺詞和琢磨單場戲,你要想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,在劇本之外,她的人生是怎么過的?”這也是為什么她會自己搭配服裝和設計發(fā)型的原因。 而現(xiàn)在的一部分年輕藝人普遍出道的年紀就不大,有些人甚至早在的就進入專業(yè)藝校中專了。馬伊琍曾在微博上分享過她對于這個現(xiàn)象的一些看法:沒文化基礎難以長久競爭。 另一方面,隨著飯圈的低齡化,藝人的行為方式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到很多低齡的粉絲。 粉絲們在網(wǎng)絡上為他們瘋狂擁護和洗地的時候,也會降低自身涵養(yǎng)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崇拜的偶像在粉絲面前的樣子與實際不符,就會有很強的割裂感。 甚至在這次有關“文盲”的討論中,有些粉絲第一時間是在質(zhì)疑媒體收錢辦事。 央視網(wǎng)在文中對于粉絲關于偶像演技的控評是這樣說的:“無論偶像的表情多么面癱、臺詞多么含混不清,粉絲都能用‘破碎感、炸裂、爆發(fā)力、感染力’等浮夸詞匯將自偶像的名字送上熱搜。久而久之,演員不需要再費力提升演技,只需要考慮怎么上熱搜,讓自己‘仿佛有演技’就夠了?!?/p> 【薛定諤的演技】這個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了! 還是希望演員們可以通過這次的事件,可以夠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處。演員嘛,應該更有專業(yè)精神,認真對待自己拿到的每一個角色。 對此大家怎么看呢?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下你的看法哦~ 【版權申明:本文為@糊說娛有料 獨家原創(chuàng),個人可點擊分享轉發(fā),任何平臺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抄襲或轉載,違者必究!如需轉載,請聯(lián)系:yulebaqiangpi@163.com】
廣州信息港是免費發(fā)布廣州招聘、求職、交友、二手、房產(chǎn)、廣州夜場招聘、廣州夜總會招聘、廣州ktv招聘、廣州夜總會預訂、廣州酒吧預訂、廣州ktv預訂等商業(yè)服務分類信息免費發(fā)布平臺。258754.com
Copyright @ 2003-2023 廣州信息港-yczixun.com All Right Reserved